第431章 爷爷和奶奶的故友_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
笔趣阁 >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> 第431章 爷爷和奶奶的故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31章 爷爷和奶奶的故友

  “小冯”这个称呼,是冯宗嘏自从老伴去世后,已经没有再听到过有人这么称呼自己。

  老爷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,今夜会在汇泉楼见到用“小冯”称呼自己的人。

  一切仿佛是冥冥之中命运注定的一般。

  时隔五十多年后,两个从少年时开始情同兄弟的玩伴,在古稀耄耋之年再次重逢。

  包间内外的所有人,都惊讶看着冯宗嘏和司徒老先生拥抱在了一起。

  亲自上楼来上菜的冯正明也恰好看到了这一幕。

  没有去问,也没有让人去打扰两位老人。

  包间里的人也没有去打扰两位老人。

  拥抱了一阵后,两位老人才放开了对方。

  各自退后一步,都用目光去仔细打量着对方。

  突然司徒老先生大笑起来:“哈哈哈,现在叫你‘小冯’好像已经不合适了,你这个样子,应该叫老冯了。”

  冯宗嘏也跟着笑了起来,不过紧接着他神情又有些黯然。

  “司徒大哥,瑾姐她,已经不在了。”

  这话一出,让司徒老先生猛地一愣,饱经风霜的眼中瞬间涌出泪水,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摇晃了一下。

  泪水模糊的目光中,是一个穿着天蓝色褂子和黑色长裙,留着一头短发,脸上永远挂着纯净笑容的漂亮女孩。

  那个仿佛柔弱的小身体,却拥有着一份充满正义感的气势。

  司徒老先生依稀还记得,五十多年前他即将出国前,曾经向那个女孩发出邀请,但是女孩最后没有选择跟他走。

  他出国后两人一开始还保持通信,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张照片。

  那是女孩寄给他的结婚照。

  照片上和女孩结婚的,是他曾经从少年时起的玩伴,那个家里开干饭铺的弟弟。

  那是他们之间最后的一次通信。

  司徒老先生现在回想,当时看到照片时,自己似乎有过忿怒,甚至对已经结婚的两个人有过痛恨。

  但是接下来的这些年里,他都不止一次会想起年轻时三人在一起游玩的情景。

  他的心里开始悔恨当初选择出国,更有一种对两个人的愧疚之情,让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两人?

  所以他一直都没有回到国内,哪怕心里一直思念着故乡的一切。

  这一次,已经踏入耄耋之年的司徒老先生终于选择回国。

  和侨胞团一起回来。

  他在回到过年第一站就选择回泉城,就是希望可以让泉城帮忙找到昔日的伙伴。

  只是谁又能想到,事情是如此的巧合,在汇泉楼见到了挂念多年的人。

  一阵头晕目眩,司徒老先生要向后倒的时候,感觉自己被人从背后扶住。

  定了定神,司徒老先生看向扶住自己的人。

  朦胧间,仿佛看到的是自己那个年轻时的小兄弟。

  不过当听到冯正明询问声:“老先生您没事吧?”

  接着再听到声音已经和自己一样有些苍老冯宗嘏的关切话语:“司徒大哥,你别激动。”

  听到了冯宗嘏的声音,司徒老先生这才算是彻底缓过神来。

  长舒了一口气,老先生站直身体扭头看向冯宗嘏。

  “我收到了你们的结婚照,看得出来,你们结婚时,她应该很高兴,有你的陪伴,她的一生也应该是幸福的。”

  冯宗嘏听了张口还想要说点什么?

  司徒老先生却抢先一步,看向旁边还在扶着自己的冯正明。

  “这是你们的孙子吗?我回来后看报纸上对他的介绍就在想,他会不会是你们的后辈。”

  冯宗嘏也看向冯正明,眼神里流露出一丝骄傲。

  然后老爷子笑呵呵说:“正明确实是我们的骄傲。”

  冯爷爷没有去解释,他和冯正明之间的关系。

  在他的心里,冯正明已经是他的亲孙子,而且他知道老伴如果活着也会认下这个孙子,也会喜欢冯正明这个上进的孩子。

  司徒老先生拉住冯宗嘏的手,一起回到了包间里。

  “真是没想到,在汇泉楼竟然遇到了我的故人,汇泉楼的老板和主厨就是我故人的后辈。”

  包间里众人早都已经看出了情况。

  尤其是陶家兄弟和陈志衡他们本就认识冯宗嘏。

  看到司徒老先生见到冯宗嘏激动样子,他们心里也都在猜测两人之间关系。

  冯正明是跟在爷爷和老先生身后进来。

  他手上还端着刚做好的九转大肠。

  包间里大家纷纷起身,都在恭喜司徒老先生和冯爷爷能够故人重逢。

  冯正明是端着菜在旁边站了一会,等到大家都恭喜过后。

  司徒老先生也拉着爷爷一起坐了下来。

  冯正明这才走上前把九转大肠放下。

  “九转大肠请各位品尝,出了一点小插曲,没想到司徒爷爷竟然和我爷爷认识,九转大肠我端了半天还好没凉,大家还是先尝尝看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这一刻是真的很开心。

  看着上桌的九转大肠,老先生对坐在旁边冯宗嘏说:“不错不错,你们这孙子,九转大肠能做出这种如同大枣般的颜色,手艺很厉害。”

  冯宗嘏介绍说:“他师父是老颜,之前燕喜楼还在的时候,他是在燕喜楼学的厨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也是有了解的,笑着说:“是啊,跟着老颜在燕喜楼学厨,是真正从最传统的基础学起,基本功扎实。”

  再次看向九转大肠,还没有吃司徒老先生首先说道起来。

  “这盘九转大肠,一看全都是用大肠头去做,过去说三头猪才能做一盘九转大肠,因为一头猪的大肠头就那么一小节。

  一盘九转大肠至少要九段,一根大肠头切三段,所以要做一盘必须要用三头猪的大肠头。”

  听司徒老先生介绍时,有人数了一下盘子里九转大肠数量。

  发现今晚这一盘九转大肠,是一共有十八段。

  冯正明站在旁边微笑说:“司徒爷爷果然很懂,今晚因为客人比较多,所以我这一盘是18段九转大肠,也就是用掉六头猪。”

  这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。

  司徒老先生又继续说:“九转大肠吃进嘴里,是酸甜苦咸辣五味俱全。

  而且因为用的是大肠头部分,会非常的肥美,咀嚼的时候会有很香的油脂香味,肠头不能做的太烂,也不能烧的不入味。

 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,还是要把大肠本身的异味彻底去除干净才行。”

  听着司徒老先生的介绍,冯正明笑着说:“看起来,司徒爷爷比我还要了解,那请各位慢用,我去准备最后的葱烧海参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笑呵呵说:“去吧去吧,看你今天的这些菜,真是做的都很用心,可以说是技法上都是鲁菜传统技法,但又有你自己的创新和理解,很厉害,我很期待你做的葱烧海参。”

  冯正明和爷爷对视一眼,然后再跟包间里其他人打了招呼退出包间。

  看着冯正明退出包间,司徒老先生指着盘中九转大肠。

  “来吧,我们尝一尝这道最出名的鲁菜。”

  大家在司徒老先生带领下,自然是一起动筷子了。

  在每个人都夹起一段大肠后,竟然刚好多出来一段。

  司徒老先生马上扭头看向坐在身边的冯宗嘏说:“差点忘记了小冯你,服务员,给我们这边上一套餐具吧。”

  冯宗嘏摆摆手:“大哥我其实不用,我坐在这陪着你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说:“哈哈哈,你必须要吃,尝尝自己孙子亲手做的顶级美味。”

  服务人员很快是把餐具送过来,给冯宗嘏摆放好。

  司徒老先生更是用公筷专门把最后剩下一段夹给冯宗嘏。

  看到都有了,司徒老先生笑呵呵说:“来吧,我们大家一起尝尝,记住一定要慢慢咀嚼,仔细品尝其中滋味。”

  在司徒老先生带领下,大家自然是一起把面前的这段九转大肠送入口中。

  入口首先就是酸甜,接着在口中咀嚼的时候,大肠头的油脂溢出。

  浓重的油脂真是让人觉得很香。

  接着咀嚼出了咸味,舌头上还有一点点灼烧的辣感。

  当然在即将往下咽的时候,会品尝到最后那么一丝丝的苦头。

  酸甜咸辣苦,五味俱全。

  被清理相当干净的大肠,完全吃不出任何异味。

  五种味道在口腔中交织,咀嚼后溢出的油脂增添香味,并且很好把味道交融在一起。

  这么一段的九转大肠吃下去,让第一次吃的几位侨胞有一种异样的感觉。

  司徒老先生咀嚼的很细很慢,在很仔细品味着这道菜。

  这虽然不是冯宗嘏第一次吃冯正明做这个菜。

  但不知道是不是今天见到多年未见的大哥,冯宗嘏也更加仔细品味,突然觉得冯正明这道菜做的是真好吃。

  品味了许久,司徒老先生才咽下这一口。

  在场其他人都已经吃完,有些人已经在回味。

  不得不承认,这道九转大肠确实是很美味,同时又让人有一种品尝到人生百态的感觉。

  见司徒老先生还没有开口的意思。

  省领导倒是先开口:“这道九转大肠确实做的很好,非常美味。”

  话头一开起来,司徒老先生也是马上开口了。

  “很棒,这就是最传统九转大肠的味道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接着看向其他几位侨胞:“怎么样?如果不告诉你们这个是猪大肠的话,你们闭上眼睛吃,能吃出来吗?”

  几个人面面相觑,然后一起笑着摇了摇头。

  其中一人说:“真是没想到,猪大肠能做出这种味道来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是颇有些骄傲:“哈哈哈,这就是鲁菜的魅力,讲究一个品百味,还要能够融合起来。”

  冯宗嘏此时开口说:“和,是我们鲁菜的特色,也是我们齐鲁大地的特点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琢磨了一下,点点头说:“说得对,和,是齐鲁大地的特色,也是鲁菜的特色,没有一种味道单独凸显,但能够把各种味道融合在一起。”

  说完这话,司徒老先生又对冯宗嘏打趣:“行啊,你现在懂得挺多,这么多年跟着婉瑾没少学东西。”

  冯宗嘏听到司徒老先生打趣自己,他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
  瞬间是老脸一红,迟疑了一下,老爷子还是低声想解释:“其实当初我和瑾姐是……”

  司徒老先生没有让冯宗嘏把话说完,伸手一把按住冯宗嘏。

  “那些事情,等今晚的晚宴结束,我们哥俩再聊。”

  冯宗嘏也顿时明白,意识到在场有不少外人。

  陈志衡适时站出来打圆场:“今天我们还真的是沾了司徒老先生你们的光,而且有司徒老先生在,我们才能吃得如此明白。”

  陈志衡这么转移话题,陶景文也是马上跟上:“对对,没想到司徒老先生在国外那么多年,依旧是对鲁菜如此有研究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乐呵呵说:“我确实是喜欢吃,这个我的老兄弟知道,年轻时候要不是好吃,我和我这位老兄弟还真不会认识。”

  听到这,陈志衡马上跟着就说:“这么说,司徒老先生您和冯叔是因为吃认识的?”

  两位老人相视一眼,然后冯宗嘏笑着说:“大哥和我认识,是因为他喜欢吃我们家把子肉,经常到我们家干饭铺来吃,我们就慢慢认识了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马上说:“没错,你们家把子肉做的是真好吃,对了,现在冯家干饭铺把子肉配方,是你们家的老方子吗?”

  冯宗嘏点头:“对,还是老方子,大哥有空可以去尝尝。”

  司徒老先生立刻说:“好啊,明天我去那边尝尝。”

  有了冯宗嘏的加入,让包间里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了起来。

  接下来时间里,大家一边品尝今晚冯正明亲手调味下,几乎保留老味道的鲁菜,一边聊起司徒老先生年轻时的泉城景象。

  这么一番攀谈下来,让省领导也是看的听的觉得有趣。

  尤其是看到司徒老先生和汇泉楼年轻主厨爷爷有这样熟悉的关系。

  这让省领导对汇泉楼的印象自然是变得更好了。

  而且在场陶景文和陈志衡也发现,其他一些侨胞在司徒老先生带动下,通过和冯宗嘏的聊天,明显也对泉城有了更好的印象。

  陶景文和陈志衡从省里的角度,都想到了一点。

  似乎可以对汇泉楼更进一步支持,让汇泉楼成为一个接待侨胞的点,把鲁菜变成一个和侨胞之间的情感纽带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w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